这些课堂上的问题,中外籍老师都得好好反思!| 找茬
4月23日,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举办第二届以“勤于反思”为主题的教师技能大赛。新府学是如何设计教师技能大赛的?通过哪些维度来评价?最终发现了什么问题?
文 | Alvin
编 | Luna
我们判断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走进他的课堂并知一二。课程进度、学生的反馈、班级的管理等等,都能看出老师拿捏的火候如何。
国际化学校因其注重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教学,虽在一定程度上给到中外教在课堂上的发挥空间,但老师们仍存在诸多困惑。
比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既完成教学计划,又兼顾学生体验,一定程度上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许多老师往往会选择前者,而出现“拽着学生赶进度”的情况。而类似的现象也不一而足。
但倘若要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老师自个儿或许有点当局者迷。基于此,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就找到一个办法,让专家、媒体、家长,都走进老师的课堂,公开展示比拼技能,通过“大家来找茬”活动,以此来反思老师课堂上的问题。
4月23日,顶思就作为新府学受邀媒体之一,与资深学科教学专家、多家教育媒体伙伴一起,参与了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第二届以“勤于反思”为主题的教师技能大赛。
跟着顶思来看看,新府学是如何设计教师技能大赛?通过哪些维度来评价?最终发现了什么问题?
以上问题的追问,对所有国际化学校在教师素养上,都能有一些启示。
教学专家、媒体人、家长,都是“裁判”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认为,能够进行自我反思的人可以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在一所学校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评价标准也往往会对老师的反思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而在北京新府学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中,这种评价标准却是多元开放的。
为老师提供更多元的评价主体,并特意制作了两种类型的课堂评价标准表格:为家长、媒体设计的通用版和为嘉宾评审设计的专家版。
评分标准采取了百分制,在专家版中,评级要素被分为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态度六个方面,其中“教学过程”是专家组的主要关注点和评分重点,总计满分65分,而“教学过程”的内容又被细分为五大点。
(1)引入,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重点,形式新颖,语言具有足够的诱惑力。
(2)新知探究,包括学习目标和立意是否明确凝练;是否开展了基于概念的有体验的探究;是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课程各个环节的衔接是否足够紧密
(3)总结提升,是否围绕年级统一的中心思想,以学生的表现或表达为主,针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情感进行了反思
(4)布置作业是否目标明确,精准简洁,能够让学生在课后得到拓展运用。
(5)学生课堂表现,全部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否都能获得教师的关注;学生是否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表达、分享等行为。
此外,第二届技能大赛还沿袭了首届教师技能大赛的惯例,设置的奖项并不以高低优劣划分为一、二、三等奖,而是设计出了15种奖项,包括最佳课堂创意奖、最佳学生参与奖、最佳传播价值奖和最受家长欢迎奖等。
新府学初小部教学校长姚宇堃认为这种“奥斯卡式”的奖项设置,存在一定合理性:“通过这一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老师也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只要在特定方面的有精深的专长,就能得到奖项,进而充分有效地激励老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培养老师的内驱力。”
而姚校长也认为,多元评价既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老师,对老师的引领方向和对学生的引领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来自专家观察员的四点建议
评审会议邀请了教委领导、众多学科的在职教研员以及各大学校校长作为“专家观察员”。
他们对年轻老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师素养都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中肯意见。在顶思看来,这些意见值得所有国际化学校老师借鉴。
01
构建更大的教学设计观:
放下控制欲,让学生犯错
所谓构建更大的教学设计观,就是创设时间跨度更大的课堂,让“大课”和“小课”互相搭配。
譬如对于理论讲解类的课堂可以应用标准的45分钟的“小课”形式,而对于需要进行实验的课堂则可以延长上课时间,采用共计一个小时的“大课”形式。
这一建议也是基于专家们对新府学一节中学物理课观察提出来的。
“有些学生对知识点和实验现象都尚存质疑,有质疑本身就是好事,老师不应该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拽着孩子跑,多给他们15分钟的探索时间其实对于孩子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老师还需要放下控制欲,让学生犯错,因为在物理实验中,分析数据和修正结论本身也是课程标准所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
02
放大体验感受,让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
这个建议,同样来自物理课的观察。
在物理课上,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浮力实验,准备了乒乓球和烧杯。老师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用手按压不同烧杯中的乒乓球来感受浮力的变化。
而观课专家认为,这种体验还比较微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更换教学器材,将烧杯替换成鱼缸,将乒乓球替换为篮球或塑料泡沫板,使学生的实验体验加倍,从而留下更深的印象,诱发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探究的兴趣。
这种放大体验感受的建议,何尝不能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呢?
03
用问题式学习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
第三点,是专家观察员针对新府学一堂初中的古文课提出的建议。
这节古文课老师讲《核舟记》,课堂一开始,老师首先对 “核舟”的制作工艺、文化底蕴、作者背景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专家观察员认为,这个环节,老师以“问题式学习”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文学背景的了解。
比如“核舟”木雕上有苏轼、黄庭坚和佛印三位文学名家。可以将这些名人的生平作为小组任务,在课前交给学生进行学习探究。
而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包揽组内所有的学习任务,老师可以在课前将不同的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为了激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老师还可以为达成集体学习目标的小组设置一定的奖励。学生调查的对象可以是木雕的发展历程,或是木雕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或是“核舟”木雕背后苏轼游赤壁的文学名篇等等。
以上建议,也是所有一线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去思考的地方。
04
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
在旁听了低年级数学课后,专家观察员又提出了“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建议。
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应该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
为了能让学生的能力不断拔升,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多个学习目标,学生可以选择能力范围内的内容先学习,同时也鼓励学生冲刺难度更高的学习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老师可以尝试设置挑战性较高的学习任务,低难度的学习任务有时反而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打击,尤其是对于差生,低挑战的任务常常暗示了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质疑。
比赛不是做秀
而是教师自我反思的一个环节
“这一活动也已经成为新府学一年一度的常规性展示、交流活动。”在新府学初中部校长辛玲看来,本次大赛是对老师和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双向培养,“我们怎样期待学生,就需要怎样期待、训练并提升我们的教师团队。我们期待老师们也能成为终生的学习者,具有自主成长的意愿和能力。”
“举办教师技能大赛不是做秀,而是为老师搭建切磋展示的平台。”
为了能够让这场技能大赛真正使新府学老师受益,学校对去年的赛事又进行了一些改进。
与首届技能大赛不同,公开课程将展示学校三堂中教课和三堂外教课,并且这些课程不再由学校教学骨干来展示,而是全部由新府学的年轻教师授课,这些老师也急需广泛和专业的反馈意见。
而参与竞赛的也不仅限于这六位年轻老师,实际上除了4月23日开幕式上的六堂展示课,全校教师都会陆续加入今年的教师技能大赛。
辛玲校长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检验教师是否有能力把“勤于反思”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贯彻到日常的堂中去。另一方面也是激励老师们在彼此竞争的过程中彼此启发,不断提升自我。
新府学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为了获得广泛权威的反馈建议,邀请了包括教委领导、中教科专家和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教研员参与大赛评审,评审嘉宾将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并到教室旁听老师讲课。
当然,顶思在内的众多媒体和家长,虽是“看热闹”的围观者,学校依然认真对待我们的想法,请我们打分填写建议。我们认为,这一点,或许是很多学校现在仍然做不到的。
图:学校提供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重磅
免费
专业发展
NEW
NEW
NEW
社群活动
NEW
NEW
人才招聘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